在加密世界快速迭代的今日,創新平台不再只是依賴技術突破,而是結合文化、社群與應用情境打造出新的資產模式。Zora與Snorter正是這場變革中的代表,一個從社交創作切入代幣經濟,一個以自動交易機器人重塑狙擊式投資操作,兩者雖出身不同領域,卻共同展示出2025年加密應用的新方向,快速、高效、可參與。
Zora:內容即貨幣的創作者金融新平台
Zora的出現不僅讓人重新理解「發幣」的定義,也讓創作者經濟與加密資產進行前所未有的整合。在這個由Base支持的去中心化社交協議中,每一則貼文都會自動轉換為可交易的ERC-20代幣。這項機制讓文字不再只是資訊,而成為創造價值的金融行為,打破傳統平台依賴廣告或訂閱的商業模式,直接讓內容擁有流動性。
僅僅兩天內,Zora平台上就創建超過10萬個代幣,市占率迅速從0攀升至92.5%,幾乎徹底顛覆了原本由Pump.fun主導的發幣市場。這不僅是用戶行為的轉變,更是資本與流量對平台效率與創作者權益模式的再評估。根據Dune數據顯示,7月27日單日就有超過5萬枚代幣在Zora上誕生,平台原生代幣ZORA也在熱潮中創下歷史新高。
這種「發文即發幣」的模式,為加密內容創作者提供即時的價值實現通道。不同於傳統創作需依賴平台演算法分潤,Zora讓每位用戶都能透過創作產出直接參與金融分配,這種用內容創建資產的邏輯,正在重塑Web3的創作者生態。
Snorter:用Telegram完成交易的狙擊利器
與Zora的社交性質不同,Snorter($SNORT)則專注於打造極致效率的自動交易工具。這款建構於Solana網路之上的Telegram交易機器人,在短時間內已募得超過260萬美元資金,並以極低手續費與高速度的交易設計,迅速成為Crypto Sniping領域的焦點。相比過去主流的Maestro或Banana Gun等以太坊系統上的交易機器人,Snorter透過Solana的高TPS與私有RPC節點設計,解決了鏈擁擠、延遲與手續費高的三大痛點。
Snorter的使用邏輯簡單直接,投資人無需安裝額外應用或登入DApp,只需在Telegram對話中輸入交易指令,即可完成下單、搶購、甚至複製頂級錢包的策略。這種無縫整合的用戶體驗不僅降低新手進入門檻,也讓習慣在訊息軟體操作的散戶快速上手。
而在目前的預售階段中,$SNORT 代幣不僅提供高達224%的質押年報酬率,還設有持幣交易費折扣制度。一般Telegram交易機器人每筆交易收費約1.5%,但Snorter僅為0.85%,且只針對持有$SNORT者開放,這種設計既能激勵持幣,又實質提高用戶交易ROI。
模因外衣下的技術基礎:Snorter不只是好玩
儘管Snorter使用了類似迷因幣的品牌敘事與命名風格,但本質上卻是一款功能齊全、甚至具備多鏈支援與安全監控機制的DeFi應用。它具備即時蜜罐與Rug Pull檢測功能,在用戶下單前主動分析合約風險,杜絕常見詐騙陷阱;複製交易功能則讓用戶可以直接追蹤高績效錢包操作,在無需繁瑣研究的情況下即時跟單,這些設計不僅針對資深交易者,也為新手提供可靠的交易入口。
值得一提的是,Snorter並未像其他項目透過VC私募啟動,而是全數代幣透過預售公開發行,體現去中心化社群參與精神。未來DAO架構將開放治理權予$SNORT持幣者,投票決定機器人功能、鏈上整合與手續費階層,進一步鞏固其用戶黏著度與項目自主性。
結論:Zora與Snorter標誌Web3應用進化的新起點
Zora與Snorter雖來自不同賽道,但都在2025年加密應用競爭中脫穎而出。前者將創作者經濟轉化為即時金融體系,後者則把加密狙擊交易簡化為一組指令,這些創新皆指向同一件事:Web3已不再是只有開發者理解的深奧系統,而是成為人人可參與、可操作、可盈利的金融網路。
如果想考驗自己對加密貨幣投資眼光,也可使用CoinFutures,這是一個綜合表現優秀的加密貨幣期貨交易平台,主打無需KYC、免註冊帳戶即可交易,並提供模擬真實市場波動的遊戲化交易體驗。用戶可即時預測比特幣、以太幣等主流幣種的價格走勢,並選擇做多或做空,最高可使用達1,000倍的槓桿,亦支援止盈與止損設置。雖然平台不涉及實際加密資產,市場數據為模擬生成,但其高靈活性與免驗證的設計,對短期預測型交易者而言具吸引力。平台也支持隨時提領收益,操作門檻極低。